应何应对疲劳驾驶

一、       疲劳驾驶的危害性

    驾驶疲劳,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,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,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。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,会感到困倦瞌睡,四肢无力,注意力不集中,判断能力下降,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瞬间记忆消失,出现动作迟误或过早,操作停顿或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,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。因此,疲劳后严禁驾驶车辆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 驾驶疲劳是怎样形成的

    引起驾驶疲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。形成疲劳的顺序是:眼睛,颈部、肩部、腰部,主要是眼睛和身体的疲劳。

要素

形成驾驶疲劳的主要原因

生活环境

居住地离工作地点过远;家务事过多或夫妻不和睦;精神负担重;社交太广,参加文娱活动时间太长。

睡眠质量

就寝过晚,睡眠时间太少;睡眠效果差;嘈杂的睡眠环境不能保证睡眠质量。

车内环境

空气质量差,通风不良;温度过高或过低;噪声和振动严重;座椅调整不当;与同车人关系紧张。

车外环境

在午后、傍晚、凌晨、深夜时段行车;路面状况差;道路条件好,情况单一;风沙、雨、雾、雪天气行车;交通环境差或交通条件拥挤。

运行条件

长时间、长距离行车;车速过快或过慢;过于限制到达目的地的时间。

身体条件

体力、耐久力差;视、听能力下降;体力弱或患有某种慢性疾病;服用驾驶车辆忌用的药物;女性生理特殊时期(经期、孕期)。

驾驶经历

技术水平低、操作生疏;驾驶时间短、经验少;安全意识差。

三、       什么季节最容易驾驶疲劳?

    夏季行车最容易疲劳,在夏季炎热天气或驾驶室内温度过热的环境下驾驶车辆,温度高、空气流通差,驾驶人很容易疲劳,往往会感到精神疲倦,视线逐渐变得模糊、思维变得迟钝,尤其是午后行车极易瞌睡,甚至会出现驾驶人瞬间失去记忆的现象,勉强驾驶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。

四、       驾驶疲劳与高速行车有关系吗?

   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,道路情况单一,交通干扰少,速度稳定,行车中的噪声和振动频率小,易使驾驶人产生单调感二困倦瞌睡,出现“高速公路催眠现象”。由此可见,驾驶车辆高速行驶,容易导致驾驶疲劳。

五、       怎样避免疲劳驾驶?

    预防驾驶疲劳可采取以下措施:

(1)  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。养成按时就寝和良好的睡眠姿势,每天保持7-8小时的睡眠。

(2)  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提高身体素质。

(3)   科学的安排行车时间,注意劳逸结合。科学、合理的安排行车时间和计划,注意行车途中的休息;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,连续行车4小时,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;夜间场时间行车应由2人轮流驾驶,交替休息,每人驾驶时间应在2-4小时之间,尽量不在深夜驾驶。

六、       改善驾驶疲劳的方法知多少?

    当开始感到困倦时,切忌继续驾驶车辆,应迅速停车,采取有效措施,适时的减轻和改善疲劳程度,恢复清醒。减轻和改善疲劳,可采取以下方法:

(1)   用清凉空气或冷水刺激面部;

(2)   喝一杯热茶或热咖啡或吃、喝一些酸或辣的刺激食物;

(3)   停车到驾驶室外活动肢体,呼吸新鲜空气,进行刺激,促使精神兴奋;

(4)   收听轻音乐或将音响适当调大,促使精神兴奋;

(5)   做弯腰动作,进行深呼吸,使大脑尽快得到氧气和血液补充,促使大脑兴奋;

(6)   用双手以适当的力度拍打头部,疏通头部经络和血管,加快人体气血循环,促进新陈代谢和大脑兴奋。